頭城搶孤:一段流傳千古的歷史活動

搶孤,為閩南民系及越南一種廟會活動,台灣的宜蘭頭城及屏東恆春、中國大陸閩南、潮汕及香港潮州人在中元普渡或醮會等祭祀活動後,會將祭祀的供品提供民眾搶奪,稱為「搶孤」,其中一種比較為人熟悉的為搶包山。一種說法是為了娛樂眾家先靈,扮演搶食的餓鬼,另一種說法是搶奪祭品,以嚇退流連忘返的亡魂;同時亦有賑濟貧苦流民的功能。

頭城搶孤活動文獻上的最早記載為清道光年間,相傳因當時烏石港與中國的通商交易,由中國傳入,而頭城搶孤也和蘭陽平原的開發關係密不可分,早期漢人離鄉背井渡海來臺,移墾過程歷經天災、疾病與戰爭,往生者魂無所歸,因此,地方居民便在每年農曆7月,集資舉辦普渡法會超渡亡魂,並在最後一天的鬼門關之夜,舉行盛大的搶孤儀式,以表對先民的追念。

搶孤活動以組織為單位,成員合作爬上高達十餘公尺的孤棚,爭奪孤棚上的供品與旗幟。清朝末年至民國初年曾因其危險性及戰爭因素而被禁止。然而,民國80年(公元1991年),宜蘭頭城將其改善並恢復舉辦,增加了安全措施。隨著時間的推移,頭城搶孤活動不僅從賑濟孤苦演變為選手競技,更成為結合觀光與體育的民俗表演活動。

頭城搶孤活動流程

  • 農曆7月1號祝告天神和祭祀老大公
  • 農曆7月15號架飯棧
  • 農曆7月26號迎神坐鎮
  • 農曆7月27號道士入壇
  • 農曆7月29號遶境和放水燈

禁忌

  • 在搶孤活動中,女性參與者被嚴格禁止。不僅禁止她們觸碰孤棚(可能是指一種建築結構),更不允許她們報名參加比賽。此外,男性參與者在比賽前7天也受到了一系列限制,包括禁止與女性有任何親密關係,且如果有妻子正在月子期間,則男性也不能參加比賽。
  • 家中有辦過喪事的人在百日內不得參加活動,也不能參加喪禮。其次,參賽者在比賽前三天必須進行主普壇的齋戒祭拜。在這段期間,所有使用的物品都必須是新的,而參加活動當天身上穿的所有衣物也必須是新的。
  • 據說在搶孤比賽中獲得冠軍的人不應該公開慶祝或歡呼,以免招惹朋友找麻煩。如果接受媒體採訪、被喊名字、或者不願意弄髒自己的臉以偽裝的獲獎者可能會因此招致麻煩。

交通資訊

Share the Post: